It’s Christmas Again!

发布于 作者: & 分类: 个人.

又是圣诞!

http_imgload-1.cgi

 

又是圣诞!

家外早早就响起稀疏的鞭炮声。啪,啪。。。。。。啪。。。让昆明阴冷的天空显得更加寂静,气氛更加阴冷!我们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可以看到圣诞节的张贴画和装饰,似乎他们通过圣诞老人知道基督是谁。

回来看生病的父母,已经快一个月。从最冷可到零下25度,冬天长达四个半月的蒙特利尔,回到春城,格外感到寒冷!外面3度,家里7度。无论如何燃电暖器,一样是24小时持续的冷!聪明的南方商人,于是发明了电热水袋,或抱在手里,或放在脚头。但无论放哪里,放多少,只是局部温暖。

抱着同学阎平送给的热水袋,望着外面死一样的寂静,耳里传来悄悄而微弱的。。。嘁。。。的声音,像是自己耳鸣的声音,但我并没有生病。只感觉像是鱼缺水,又像是突然到了一个自己不认识的地方,和太相熟但并不相知的人在一起。。。

美国,是一个从上致下崇尚基督文化的国家。她以基督文化统帅她的人民,激励民众发扬上帝博爱的精神。在美国某些州和区域,所谓异教者还会受到歧视和排挤!美国也是打着基督上帝的旗帜对许多国际事务进行干预(有意或无意识的)的复杂的国家。。。

我曾经的好友丝德梵妮,是前大学同事之妻,一美国虔诚基督徒。五年前和丈夫离婚。四个健康孩子中,最小的一个于大约1995年在昆明妇幼保健院出生,由我做翻译。第一次见证了生孩子的全过程,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的奇妙和脆弱,同时,也第一次觉得他们在默默地向我展示真爱的意义。他们对待孩子,没有大声大气,粗暴随意,更没有打骂侮辱,而是随时用充满爱和快乐的目光,注视着孩子,嘴里常常说:我爱你!就因为这些,我视她为我的好友,知道,通过她的语言和行为,我会看到我从前没有看到的东西,感受到不一样的世界。。。

08年元旦,已经分居一年多的好友和新男友,开车从宾夕法尼亚州来蒙特利尔。多年不见的好友相见是何等地亲热。她还是那样地开朗活泼,笑容还是那样地温暖和鼓舞人心。但明显的是,她脸上写满了心力的憔悴。也许是9小时的车程?

到达时,天色已晚。我义不容辞地让出我的主卧,拿出雪白的毛巾,让他们洗睡。因为楼上厨房和另两间在装修,我和儿子睡地下室。第二天早上,我和儿子在地下室,开始做早餐。不一会儿,两人下楼,我们共进丰盛的早餐。吃着吃着,不知何事,两人争执起来。哦,头天晚上我听到的大声说话,原来是吵架!好友告诉我,在来的路上,他们因为赌气,几度要折回不来的!新年第一天,我和儿子在他俩的吵架声中度过了早上。

好友是因为不能原谅老公在中国的外遇而离婚的。老公是我的同事,在当时的系里教美国历史和文学。他其实是做宗教研究的,也有暗地传教的责任。好友在经济系任些许英文课程,并带孩子。无论老公如何坦白道歉,悔过,在好友心里,信任已破,她不能继续了。但四个孩子在中间,她又如何离婚呢?我想起基督的宽恕,认为,作为虔诚教徒的她,可以宽恕和理解老公行为。可是,事情并没有如我所想像的那样,他们还是离婚了!

离婚,可以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,不见不烦。可我们心里的问题,往往离婚也不见得就一了百了,毕竟我们要天天面对自己。好友和丈夫是高中甜心,可谓青梅竹马,同时,俩人又有共同而坚定的信仰。我这个非教徒,好像是帮不了她的。我没有上帝在我一边,还是让她自己,在她的神的指引下,选择自己的路了。离婚的事实,似乎说明,有上帝在,也不能阻挡离婚  -选择解决问题的自由。我常常纳闷:上帝会说什么呢?

元旦两天,好友和男友不断的争吵,让我看出,俩人完全不是一路人。可为什么好友要象挽救一个病人一样,带着上帝的慈爱去尽力呢?而有趣的是,这个“病人”也并不认为自己有病,也在以上帝的慈爱尽力挽救好友!似乎他们俩个都因为一个什么理论而必须粘在一起。越是觉得必须,就越是十分真诚地去努力,越是真诚,就越是对转变抱有很大期望。双方都有一样的目的,一样的真诚,似乎两人越努力说服对方,越是不达目的。但是,我们为什么不能求同存异呢?这是不是我们对上帝狭隘的理解呢?

他们走之前,我也不知要对他们说点什么。好友是我的朋友,于是,我问她:“你为什么要那么着急去改变他呢?他固执不肯,那是他的选择。那是否你也可以有你的选择呢?你好像是一个没有退路的女人,没有别的男友可选的人,那么绝望地一定要把他变成你想象的人呢?”。当时,好友没有回答。

08年初,我自己也并没有男朋友。在2000-2003之间,我走过相同的路,并走了漫长的三年。中国的婚姻传统和基督婚姻传统相似,我们要为离婚感到内疚。离了一次,那第二次一定要成功!否则我们就要毁灭,对女人来说至少是名誉扫地。好友就是这样绝望地挣扎着,苦苦哀求着,她的第二次必须成功。我那漫长的1095天,不就是因为这一内疚感和惧怕传统的压力而拖了1095天吗?退一步海阔天空,为什么选错了,不可以退一步回来在做计议呢?为什么要急于求成呢?这个“成”是成就什么呢?

09年,我和认识一年的男友去看好友。好友的老大已离家,其他三个孩子在家。她简陋的家虽不大,但有三间卧房。两儿子一间,女儿一小间,她一小间。那时,好友依然和08年带来的男友若即若离。

到达后,好友让我和她睡她的大床。哇,我们的感情真好  -我这么想!男友睡沙发!:-真可怜!但男友没说什么。第二天晚上,我觉得老让男友睡沙发,过意不去,向好友提出和男友一起睡沙发!她的回答,让我目瞪口呆了半饷,不知所错!

“你还是和我睡,我有三个孩子。我不想让他们知道你们睡一起,因为你们没有结婚!”

。。。 。。。

我是客人,客随主便。男友睡了4天沙发。。。但我和男友心里一直纳闷。她和男友在我家时,也没有结婚。哦,是了,她的孩子不在眼前,那是不同。但那又有什么不同呢?孩子在一个样,孩子不在,就可以不一样吗?这种做法,似乎我们中国人也并不陌生,人前和人后,可以完全两样。特别在孩子面前,可以“伟,光,正”,只要孩子们不在,那就可以有不同的说法! 她对我,特别是对她孩子们的认识,给孩子们传达什么信息,让我不得其解。而我从来不觉得把孩子成长的环境“保护”成真空,认为孩子对很多事不能理解(把他们当白痴)而给予别样(非真实)的信息,有什么价值。

作为中国人,我深知从众的心里,特别是在一个社会只认同一个理论,而这一理论具有强烈道德权势和威慑力的环境。而加拿大,特别是魁北克省,“静静的革命”,把当时狭隘和控制一切的宗教赶出了政治和民众的私生活,成为人们个体自由选择的信仰之一,而非唯一。从此,宽容的意义自由选择的意义真正得到了较好的解释。这也是好友能在多元文化蒙特利尔我的家,可以做自然人的原因。当然,而美国的知识阶层也认同多元文化和以时俱进,并且为世界提供先进的思想和科技。

虽然我并不认同朋友的想法和做法,但我得尊敬她的选择,遵从主人的意愿。但是,我希望在我一生中,我不会将难得的知识和信仰僵化和程式化,为理论而固执,隐屈活人而保主义。我希望我们依然是最要好的朋友,让上帝给予我勇气和智慧,让我们相互理解支持,相互交换不同,保持这从1995年以来一直最真诚的友谊和爱。信仰,该是真诚的代言,是智慧的缩写,而不是篓住一些逝去传统的竹篮。。。“理论是灰色的,生命之树常青!”。

好友和08年的男友在09底彻底分手。不久,经朋友介绍认识缅因州的一可爱绅士。今年七月又分手,原因是,绅士不求婚(He does not want to commit)!

我亲爱的朋友,不论你谈多少对象,找得到还是找不到你爱的男友,结婚还是不结婚,在我的心里,你已经是完全独立而幸福的人,永远是我的朋友!我要把你给我的爱,加倍还给你及赋予其他人!我坚信,你会找到志同道合的男友,会得到你要的一切!

我明白基督的意义,并爱戴基督。但我更爱你,我的好友!

 

写于2011年12月24日,今晨修改。

 

今天是2014年的圣诞。我的好友在2012年认识一位男友,两人发展顺利。她微胖的脸上又有了昔日的光彩,她找回了自己和幸福!

 

海波

10:12AM/2014.12.24

发表评论

  • (will not be published)

XHTML: 你可以使用这些标签: <a href="" title=""> <abbr title=""> <acronym title=""> <b> <blockquote cite=""> <cite> <code> <del datetime=""> <em> <i> <q cite=""> <s> <strike> <strong>